福建农林大学是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62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8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和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高水平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目标与标准
本学科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国家生态环境战略需求的应用研究型学科,始终将应用研究和服务社会放在首位。针对农村环境与农业生态的突出问题,重点开展 村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土壤环境生态与修复、环境功能材料研制等三个方向的前沿创新研究。2023年本学科在软科综合实力排名位于全国第92,进入全国前50%。
(二)基本条件
本学科由农业环境保护专业发展而来,下设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针对农村环境与农业生态的突出问题,围绕福建省村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需求、土壤环境生态与修复、环境功能材料研制等三个方向的前沿创新研究。从科学前沿探索到应用技术开发,理论结合实践,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为福建生态强省建设和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劲的资源、科技和人才支撑。在污水中碳氮硫等典型营养元素的转化机制研究、酸性农业土壤体系中污染转移规律及修复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研制及污染治理技术、环境微生物的电活性机制及生物能源应用、污泥脱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应用等五个方面已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优势研究力量。
学科建设依托资源环境学院曾建雄教授团队、吕健教授团队、易志刚教授团队、封磊教授团队。现有科研人员3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1人,中高级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23人,占总科研人员的85.2%。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人,国家优青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人才1人,福建省杰青3人,其他省级人才13人。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2023年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新增纵向经费598万元;公开发明授权专利11项,新增横向科研经费244.2万元。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生态学杂志、环境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
学院建立一支专职的思政工作队伍。现有专职思政教师7人,其中1位正处、1位副处、2位科级、3位科员。配备14位班主任,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10人,博士12人,硕士2人。建立健全学院关工委和学生团学组织。
(三)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具有涉农学科特色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内容。按“学院整体推进,各系紧密结合,教师精研细化”的工作模式分阶段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课程思政”全覆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完善导师招生资格认定制度,强化导师考核制度;建立导师发展中心,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导师负责制订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科研活动。着力破除“五唯”为导向的学院业绩奖励制度,完善学院考核和绩效分配制度,激励教师干事业、教书育人。巩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抓牢抓实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学科基层党组织建设,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学生干部述职述责述廉等的重要内容。学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使学科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注重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发挥专业特长,深入行业一线,发现、思考、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扎根祖国大地开展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
1、师德师风建设
学科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严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关,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构建科学管用实效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励的长效机制,引导教师增强“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严格贯彻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实施细则、学院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及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近10项师德建设制度,规范导师管理,要求研究生导师严格落实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强农兴农的理念和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认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思想觉悟和行动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日常教育监督,设立网络监督平台和曝光平台,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和媒体等多主体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
2、导师管理
根据《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导师选聘办法》,对研究生导师进行选聘。研究生导师选聘工作应遵循“注重水平、分类审核、择优上岗、动态管理”的原则,选拔出责任心强、学术造诣深、科研水平高的导师。不断推进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升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水平。选拨标准对任职教师基本条件、学术水平和科研项目等具有明确的要求。2023年,本学位点共遴选了具有招生资格的在岗硕士生导师21人,新增硕士生导师3人。
按照《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办法》对研究生导师进行管理,进一步明确导师岗位职权责,加强和规范导师岗位监督管理,引导和激励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成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学术研究
完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提升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改革学业质量评价方式。优化以一级学科设置初试科目的基本能力选拔考核方式;强化复试专业考核,注重在考生科研潜质、职业素养等方面深化塑造可期性的选拔考核方式。发挥学科及导师在招生选拔中的自主权,选拔具有科研潜质的优质生源,实现研究生数量与质量双增长。汇聚资源全方位支持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竞赛,鼓励研究生申报校级“研究生创新创业扶持基金”,重点支持研究生参与“创青春”“互联网+”等可支撑学科评估或第三方机构评估的赛事等。鼓励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将课题项目的优秀成果,转化为可参与学科竞赛的作品。完善学位授予标准,根据学科发展定位,以质量评价为核心,提高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条件,注重学术创新能力评价。推进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一体化,支持和引导研究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基地、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推进将研究生取得的高水平学术成果、高质量专利成果、高层次竞赛成果等纳入其导师(或指导教师)学院绩效考核方案。
同时继续实施“卓越研究生资助”计划,每年资助2-3名优秀在读研究生,培育省级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1-2篇,进一步提高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科技小院”为载体,长期深扎一线,在服务基层产业发展中推进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模式,争取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上取得突破。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等活动,以期获得更多国家级项目及奖项。
围绕学校办学的目标,由院长、系主任、课程负责人和用人单位代表共同制定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研究课程建设、教材选用、教研改革和师资考核等规范,形成本科教学全程质量体系。开展教学计划、大纲、教案、听课、试卷、教学日志等档案督查,确保教学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有据可查。同时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鼓励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全面提升课堂育人成效。
加强与福建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和各县(市)等政府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的合作,以争取显著的社会效益,进一步增强学院在福建省的区域影响力。
1、打造好资源环境检测平台。在《福建农林健康生产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中,谋划建设校级公共检测平台(其中包括以我院主导的资源环境分中心),专拨100万元作为检测实验室装修费用。学院将以此为契机,集中学院公共仪器设备,打造福建省农业资源环境检测中心。由于环境样品市场化程度高、当前需求旺盛,若能以市场化机制运作该中心,既可实现赢利,又可支撑学科发展,服务社会。
2、创建基层服务平台。努力创建福建省“土壤污染修复与控制工程咨询中心”地方服务型平台。通过“新农院—县(市)—乡(镇)”三级新型科技服务综合体系和“科研示范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新型农技推广模式,将本学科的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直接服务于“百姓富、生态美”和“美丽乡村”等地方经济建设。
(四)质量监控
1、分流淘汰
严格按照“福建农林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暂行规定(修订)”、“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型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修订)”,学院成立若干小组,对于选题、开题、中期等进行认真评议,考核内容包括: (1)思想政治表现、品德与科学作风; (2)学位课和其他必修课、补修课的学习成绩以及完成学分情况;(3)对选题的认识、试验设计和技术路线的理解、研究方法和测试手段的掌握程度。考核合格者可继续学习,通过开题报告后,进入论文工作。对存在问题的学生,限期整改。
2023年度,本学位点无分流淘汰学生。
2、学位论文
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强化学位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组织在学位授权点建设、导师选聘、研究生培养方案审定、学位授予标准制定、学术不端处置等方面的主体责任。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根据畜牧学专业特点来自动培养方案,学位论文答辩前,严格审核研究生培养各环节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强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等在学位授予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与处置措施,严格执行《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规定。
2023年度,本学位点授予学位人数为32人,一审通过30人,延毕1人,AAA7人。
3、学风教育
崇尚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知识产权,杜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如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根据国家和福建农林大学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惩处。加强学术规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校出台了《福建农林大学关于加强行为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规定(试行)(闽农林大研[2012]41号)》,进一步规范学术行为,严明学术纪律,维护学术道德,预防学术腐败,形成崇尚科学、严谨治学的良好氛围。结合科学道德和学风宣讲教育等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和实施工作。要求各学院和导师在新生入学教育、论文开题等关键节点,采取适当方式,组织集中宣讲和指导教育。学院周期性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宣讲。
4、就业发展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研究生就业的主要责任人。导师和专职辅导员为研究生就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基于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优化导师职业道德、学术能力和培养质量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对主要教学环节进行常态化监控,完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机制。2023年度,本专业研究生就业率达91.27%,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去向为环境类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市政工程公司以及相关院校的升学深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二、工作特色与成效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本学科在福建省“双一流建设学科”高原学科建设的支持下,不断提升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主要举措如下:
(一)不断巩固发展“农林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扎根农林,特别是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已形成特色创新团队;通过“产学研”和“科教商”协同培养模式的推进,使超过 60%的教师到企业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以研促教,形成以农林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为主体,以农业环境复合污染控制与修复为支撑的特色课程体系,完善案例库建设;发挥优势教学人才辐射作用,贯彻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教师通过访学、课程进修、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实践教学能力。2023年,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四十余场次,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十余场次,邀请学术报告6场。
(二)强化“立足三农、持续改进”教育设计,构建“学研协同”研究生课程体系。系统梳理培养方案,搭建服务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的培养体系,加强环境微生物电化学、土壤污染修复等核心课程的授课团队和教材建设,树立持续改进教育理念。已建设完成虚拟仿真国家级项目1 项、省级 1项;省级虚拟仿真中心 1 个、创新团队 1 支;省级线上一流课程 4 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1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5项、省级4项。巩固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以政、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或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已与 5 家环保龙头企业、十余家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强化学生对解决实际三农问题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线上线下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由过去的单纯学生问卷评价改为学生网上与院系评价、教师互评相结合,促进教师教学改进。强化校、院、系对教学的全面保障,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系统开展教学建设工作,以评促建,完善课程建设规划,规范院系教学档案。组织教师开展“最佳一课”教学竞赛活动,使任课教师进一步深入理解所任课程教学目标,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三、学位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位点自我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教育部和福建农林大学的相关要求,本学科于2023年11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自我评估,建立了由五位专家组成的自我评估小组,评估工作于2023年11月28日正式启动。期间,评估工作组查阅了大量相关文件资料,听取了学院领导和教师的汇报,召开了多次线上座谈会,形成了初步的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2023年12月5日,评估小组对环境工程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进行线上评估,形成如下意见:
1、学科目标定位明确,特色学科方向优势明显。学科围绕福建省村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需求、土壤环境生态与修复、环境功能材料研制等三个方向开展前沿创新研究,在污水中碳氮硫等典型元素的转化机制研究、酸性农业土壤体系中污染转移规律及修复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研制及污染治理技术、环境微生物的电活性机制及生物能源应用、污泥脱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应用等五个方面已形成具有明显特色的优势研究力量。
2、学科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实力强。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以上科研人员23人,占总科研人员的85.2%。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人,国家优青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人才1人,福建省杰青3人,其他省级人才13人。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
3、学科科研实力雄厚,成果显著。学科参与建设和拥有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3个;近3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纵向、横向项目超过100项,经费达4000余万元;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生态学杂志、环境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
4、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研究生培养成效显著。近3年,学科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论文比例超过40%,省优秀硕士论文6篇。强化社会实践育人,依托教学实践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构建了“学研协同”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议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平台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对青年骨干人才的政策支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高层次人才
该学位点的高层次人才数量较国内目标兄弟院校仍有差距,且无国家级或部级科研平台,在保证教学任务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情况下,急需引进福建省“百人计划”、“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水平领军人才,带动中青年教师发展和强化地方服务能力。
2、高质量论文发表和国家级科研项目承担方面存在不足
近5年,学科获得国家优青1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人才1人,有10多位老师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国家级学会任职,充分体现了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但在科研成果获奖方面仅有国家产学研创新一等奖1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省青年五四奖章1项,不仅总量不足,也缺乏更高级别科研奖励。原创性研究成果是当前国家科技政策的主要导向。但目前学科大多数教师的研究以追踪前沿科学为主,缺乏体现农林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原创性成果,导致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并不大,整体的师资队伍结构不能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
3、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
近些年该学科在科研和教学条件均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实验室严重不足和办公室拥挤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学科目前的实验室面积不足1000 m2,直接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青年科研人才的发展。目前只有福建省土壤环境健康与调控重点实验室等省(厅)级平台,严重限制了该学科在福建省或国家层面的影响力。因此,未来5年内迫切需要整合力量,升级打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科研平台。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一)建设和发展目标
1、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加强新平台的申报与建设,发挥学术团队的优势,力争建设1-2个省级或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
3、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不同研究方向的融合,将优势方向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具体建设和发展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制定并实施具体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目标是在未来3年内,内部培育结合引进至少5位福建省“百人计划”或“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确保至少70%的青年教师在未来两年内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或访问学者项目;每年邀请至少1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团队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水平。
2、加强学科建设
结合农林大学特色,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十四五”期间要逐步形成以农林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为特色,以农业环境复合污染修复工程、村镇废水处理为支撑的示范性工程技术学科,争取在国内农林类院校同类学科排名中进入前八。努力申报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在有机固体废物肥料化、特色作物产地环境安全评价等方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以周顺桂教授为带头人,申报“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农业农村部科研创新团队”。
3.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
以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为核心,积极利用国家留学基金、福建省及本校的青年教师出国基金等资源,支持本学科青年教师与国际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和海外留学。每年至少开展5个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加强与美国麻省大学、普渡大学、日本山形大学及台湾大学的合作,推动环境与生物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聘请台湾和海外学者讲学和短期工作,通过共同申报课题和定期学术互访,拓展合作形式,引进海外人才,优化学科结构和学术方向。为提升国际化水平,我们选派优秀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和机构交流访学,并鼓励教师接纳国外留学生和博士后,共同培养高水平人才,打造国际化的教学科研环境。
4、加强平台建设,改善实验条件和管理,提高科研水平
制定详细的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实验室面积扩增至少30%。争取校内外资金支持,每年至少增加10%的实验室建设和维护预算。改善实验环境和安全管理,确保所有实验室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并实现100%的开放共享。充分整合学科团队的人力和科研平台等资源,通过建立学科间及跨科学的组织机构,利用不同学科各个团队间科研优势互补和交叉合作,努力建设1-2个符合本院未来发展需求的省级或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以周顺桂教授为带头人,申报“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农业农村部科研创新团队”。